注会客观题是什么题型 (注册会计师主客观题比例)
作为一个两年过六科的会计新人,我来告诉你了,如何高效备考CPA~~

本人双非学校,会计科班出身的从业者,CPA我从大四毕业的时候就已经开始备考,一年三科,去年六科全过!
下面结合自己两年的备考经验,分享一些备考方法,想要考CPA的可以继续看~~
一、量化备考——打卡表配合使用
高效备考中做出详细的计划是比不可少的,没有具体规划就像无头苍蝇一样,我是喜欢做一个完整的计划表再去学习,你们没必要非要像我一样,但一定要有个大概的规划。
计划表直接在空白纸上自己画表格或者在电脑做表格都是可以的,不要拘泥于形式,下面是我的:

二、备考搭配科目
1.科目关联(CPA底层逻辑)
CPA科目搭配的底层逻辑,即科目之间的关联度直线决定科目的搭配,六门专业的关联程度如下。
①会计:无论在什么行业都必须先考会计,是其他科目的基础,也是难度最大的。
②审计:与会计关联度是比较大的,并且如果在事务所对案例和概念理解会比较快,审计复习这门会更容易一点。
③税法:增值税和所得税部分和会计有重合,其他章节是单独需要记忆背诵。
④经济法:没有特定和哪一门有关系,硬要说,和司考、法考比较有关联,有许多法律知识,需要记忆背诵
⑤财管:与会计和税法有一点点的关系,但是主要是以计算题和概念公式为主的科目
⑥战略:科目章节较少,最简单。内部审计部分和审计科目稍有关联,与其他科目没有什么关联。
2.备考搭配
这个部分主要针对在职党,常见要考CPA的行业,无非就是事务所、企业,当然还有全职备考。
①三门搭配:
会计+审计+经济法/税法
财管+战略+税法/经济法
事务所审计必须学,会计又是基础,二者相关性很大,所以建议是一定要一起学的,剩下的一门财管不建议选,太难。
战略在事务所并不会有太大的用途,战略都是一些宏观策略,并没有涉及到在事务所的微观审计流程,明显不合适。
因此可以在难度一般的经济法和税法中选一个。

②两门搭配:
会计+审计
税法+审计
财管+战略
理由同上,如果待的是企业,CPA门数选择和时间安排就要根据时间维度进行门数安排。
③四门搭配
会计+税法+经济法+财管/审计+战略
审计+战略+财管+经济法/会计+税法
企业的科目搭配比较弹性,还是要结合一下自己”时间维度“再去选,这是根据科目的关联度和科目的难易度做出的比较建议的选择,可以参考一下。
三、报班如何选机构?
关于注会复习报班,我想是没人会拒绝的吧,毕竟那么多的科目考点,靠自己一个人掌握是很难的,能有老师带着确实要好很多,而且说实话,我还真没见过备考注会的人里有不报班复习的呢……
至于报班选什么机构?这个就很讲究啦~
因为现在市面上的机构还是蛮多的,线上线下、精讲小班、系统大班、直播录播等等,各种形式各种风格的机构都有,但不是所有机构都适合我们的,在选班的时候,大家最好把握下面几个点:
1.一定选通过率高的机构!这点非常重要,通过率直接决定我们能否过线了,选机构就看通过率,哪个高选哪个!
2.师资水平强!好多机构的老师都是临时培训上岗的,水平自然参差不齐,我们选机构前最好打听一下授课老师的水平,最好的方法就是听试听课,自己去感受。
3.看课程配套是否完善!我所说的课程配套可不是指那些机构送的小礼品,什么购物券、公仔、教材等等,通通没用!!就看有没有相应的机考系统、答疑服务等。
还有一点,选机构不要唯价格论!!
太高不代表机构好,太低也不代表便宜没好货,一切的选择要基于上面我说的几点,价格都是其次的,还不知道怎么选机构的朋友,可以参考下面的这张机构测评图,这是我选机构时参考的。
里边对各个机构的课程内容、服务设置及优缺点都做了对比,我觉得评价还是很专业的,而且很具有参考价值,大家选机构时可以对比一下哦~~

四、具体的高效备考方法
我自己用的是三轮复习法,注意:“三轮”不是指的三遍,一轮当中有时会掺杂好几遍的。
1.第一轮基础阶段
①一边看讲义,一边看课,看课之前先看讲义预习一下,哪里不太懂可以提前做个标注,到时候听课可以重点听,也不容易睡着,建议1.5倍速。
②看课顺序结合老师的来,每个阶段的内容建议掌握到80%就够了,在讲义上圈出重点,利用思维导图,看完一节课,在相应的打卡表上做好标记。
③复习的过程有不懂的,回顾教材,看完一节的课,有遗漏的细碎知识点也可以回顾教材。
④看完一节课,看了教材,一定要去通过做题来进行回顾,会计、财管、审计一定要非常认真的对待。
第一轮其实要做的很多,也要很细致,这是后期强化阶段的基础,尤其是零基础的朋友,第一轮复习一定要认真。
后期的习题班和刷题不一样,这个阶段的刷题是培养科目意识,像会计是基础,也最重要,财管后期做题你会发现公式很多,税法税率也需要总结,这个阶段就是为后来的阶段不那么辛苦做的铺垫,先理解。

2.第二轮强化阶段
①这个阶段就重点去看课了,老师的串讲主要是梳理重要考点,有超多干货,当时真的绝了,还好自己之前好好打基础一轮一轮跟下来了,要不然财管300个公式,会计分录、经济法法条一下子这个阶段开始啃真的头大……
②可以开始做题了,教大家一个方法,一套试卷先分模块做,客观题可以写在纸上,综合体手打在文档里就好,因为最后考试也是机考环境,慢慢适应,不会后期上机的时候很陌生。
③后面的阶段大家看课可以详略得当,像课程其实可以稍微略,多放些重心在自己的试题上,因为老师自己讲课是针对的大部分易错点,但是你自己有自己的易错点,所以两者要结合。
3.第三轮冲刺阶段
这个阶段其实如果前期按部就班,我提到的注意事项都注意到其实基础已经非常扎实了,这个阶段要狂刷卷子了,和你们安利一下我当时备考的小技巧~~
①前期两个月时间刷题,可以分模块做题。
我当时前期还是一边刷题库(这是APP)一边word做主观题,但是考前两个月的时候就一定要限定时间了,并且进行模考。
我当时有参与这种模拟真实场景的考试,因为怕考场环境不熟悉。
②后期开始做套题,限定时间。我自己当时感觉复习的还不错,但还是会大面积的翻车……像税法看着挺简单的,结果要不就是在规定时间内做不完,还有就是考察范围内又是星辰大海……给我敲响了警钟。
③刷套卷的时候不要求多,要求精,题目错的时候我归类到一个笔记本里面,这个笔记本就都是我自己的易错点,在考前狂看就对了。

五、强烈推荐的备考要点和技巧
掌握好的复习方法,才能把复习效果最大化,下面具体说下一些备考技巧。
1.笔记怎么记
雷点:抄书、一个字一个字抄、按顺序抄
不知道各位有没有中,首先cpa考试千万不能抄书不能一个字一个字的抄,建议是只记关键词,笔记中只记自己的错题。
不要按顺序记笔记的意思是第一轮可以按照学习顺序记关键词,整理出一门笔记,第二轮就按照科目的逻辑来整笔记。
比如说审计,前半部分理论概念,后半部分实务,我学的时候是从第八章开始的,因为我喜欢先学具体的部分,再理解抽象概念,那我记笔记肯定就按照先实务,后概念的顺序。
其实在教育心理学里叫做下位学习,即人们掌握知识,一定是从具体到抽象。
2.题库怎么刷
雷点:按照章节刷题、刷同一类型的题、只刷题改错题从来不总结。
按章节刷其实有点不好,如果你是按顺序学,按照章节刷题其实也没错,但我当时用的刷题APP,题库里面的题很多并且很精,所以我是分成三个阶段把他们刷完的,也不用全部刷完再去下一章节。
同一类型题其实觉得自己三次碰到如果不出错,其实就差不多掌握了,我是不会再专门刷了,除非遇到了再刷。
对于改错,其实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一定要总结,不总结刷啥题啊 刷题第一是为了记忆,第二就是为了提速,第三就是为了优化。
税法刷题就是为了记忆,财管刷题就是为了提速,审计刷题就是为了优化,看哪边还需要再去更深入去理解!

好啦,以上这些就是我全部的备考经验了,最后希望大家都能顺利通过考试,加油啊~~
共有 0 条评论